English

读书养生说

1998-04-04 来源:光明日报 徐家安 我有话说

读书可以养生吗?可以。不但可以,而且当人处于“闲适无事”的状态时,有人还特别强调“唯读书可以养之”。这个观点并非出自今人,而是出自清代笔记《浮生六记》的作者沈复,原话为:“人心至灵至动,不可过劳,亦不可过逸,唯读书可以养之。闲适无事之人,镇日不看书,则起居出入,身心无所栖泊,耳目无所安顿,势必心意颠倒,妄想生嗔。”

从以上这番话中可以看出,沈复在“养生”问题上极为反对“过劳”或“过逸”,这是相当正确的。拿“过劳”来说,现代医学研究表明:剧烈运动尤其是长期大量的运动会破坏人体各系统之间的平衡,加速人体某些器官的“磨损”和部分生理功能的失调,最终反而会缩短人的生命进程。但又不能“过逸”。祖国医学认为:“形不动则精不流,精不流则气郁”;现代医学研究亦早就发现:运动可以促进人体内部的血液循环,改善人体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,增强抗病能力,加速代谢产物的排泄,并使一些具有抗动脉硬化的物质如高密度脂蛋白、抗衰老物质如超氧化物岐化酶等的数量明显增加,从而对延长人类寿命,提高生命质量大有裨益。由此可见,“养生”一事在原则上,确如沈复所言:“不可过劳,亦不可过逸。”

沈复指出的这一原则承先启后,它既同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其《千金要方》中所说的“养性之道,常欲小劳,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”完全一致,又同现代医学得出的“生命在于运动,但运动必须适度”等结论彼此吻合,其科学性无可怀疑。根据这个原则可以选做的具体事情或许不止一件,但沈复却唯独选择了“读书”,这是颇有见地的。且不说读书有各种各样的好处,单就强度而言,此事也刚好适中,故将其作为“养生之法”当无话可说。然而事实上这种“读书养生”的方法却未必得到大家的认同和采纳,在许多人眼里,读书一事可以与工作和学习相提并论,但却与休闲和养生离得很远。个中缘由,在读过梁厚甫先生的一篇《读书本是平常事》后方有所发现。

梁先生说:“历史上中国的读书人是一种特殊的人物。‘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’,‘有人在平地,看我上云梯’,因此读书也变成为一种神秘的事情。神秘之极,便成为‘红袖添香夜读书’。未尝不好,但如果一定要‘红袖添香’才能读书,那就不免太过隆重其事了。”在指出这种情况后,梁先生介绍了美国人读书的情况,他说:“中国人对于读书的观念太过隆重,而美国人视读书为一件平常已极的事情,犹如搔头和抓耳朵一样。”他又说:“美国人没有书房,美国人却随时随地读书。美国人读书,不必找宁静的环境。在闹市中,经常有一块小草地,草地上有一两张椅子,椅子上坐着的,就是美国的读书人。”

我们从梁先生的介绍中不难发现,读书其实应当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,平常到“犹如搔头和抓耳朵”一样,平常到有时如沈复所说的不过为“栖泊身心,安顿耳目”。至于收获么,恐怕仍应该相信古人的话:“正其谊不谋其利,明其道不计其功。”可见关键在转换观念。观念一转换,许多事情都不难从纸面走向现实,“读书养生”似乎也正是这样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